就業見習基地認定
一、認定條件
有一定資質、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事業單位,按照“自愿申請、審核評估、公開公正、擇優選擇”的原則進行申報:
緊貼地方產業發展實際,以支柱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高附加值產業等為主;
管理規范,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和勞動保護條件,社會信譽良好,具有一定規模;
每年可提供一定數量,具有技術含量適合高校畢業生或失業青年就業見習的崗位;
具有較強的指導師資力量,有系統完善的培訓計劃、帶教制度和考核制度,有規范的見習場所和設施;
能夠為參加見習的人員按政策提供生活補助。
二、申辦程序及申報資料
(1)申辦程序:
初審: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自收到申報材料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組織相關專家成立評估組,進行初審并實地考察,對申報單位進行評估,提出初審意見并加蓋公章。
復核: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審核。
審批: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將擬認定的見習基地相關信息在政府部門網站進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公示結束無異議的,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正式發文并向社會公布。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與就業見習基地簽訂《就業見習委托協議書》。
(2)申報資料:
符合條件的單位應持《就業見習基地申請表》、《見習基地崗位需求情況表》、單位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組織機構代碼證復印件、就業見習管理制度、經營場所房產證明或租賃合同,按“屬地原則”向縣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提出申請。
就業見習基地管理
經認定的就業見習基地有效期為三年。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視為自動放棄或取消就業見習基地認定資格。
(1)無正當理由不按規定向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報送見習崗位需求,或拒絕接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推薦的見習人員的;
(2)有效期內年度考核不合格,經整改后仍不合格的;
(3)有效期內主動申請退出就業見習基地的;
(4)不按規定組織實施就業見習活動,弄虛作假,騙取就業見習補貼的;
(5)連續2年未開展就業見習活動的。
就業見習管理
1.就業見習對象: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需辦理《就業創業證》或《就業失業登記證》)。
2.就業見習的期限:3至12個月。符合條件的人員只能參加一次就業見習(可提前留用,即見習留用人員見習期可少于3個月)。
3.就業見習工作流程及要件
(1)見習申請:符合條件人員可向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認定的就業見習基地或常住地縣級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提出見習申請。
提供以下材料:《就業創業證》或《就業失業登記證》、《就業見習申請表》、畢業證原件復印件(失業青年可不提供)、身份證原件復印件。
(2)資格審核:就業見習基地直接受理的人員,需將相關資料報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進行審核;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受理的應直接進行審核,并向就業見習基地推薦。同時,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要將符合條件的人員納入四川省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系統管理。對不符合條件的應及時告知申請人或就業見習基地。
(3)協議簽訂及備案:符合條件的見習人員必須與就業見習基地簽訂《就業見習協議書》,并在當天由見習基地向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報告。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報市就業服務管理局,市局通過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統一為見習人員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就業見習基地應在簽訂就業見習協議5個工作日內,持《就業見習協議》、見習人員身份證、畢業證(失業青年可不提供)、《就業創業證》或《就業失業登記證》、《就業見習人員備案花名冊》向受理機構備案。
(4)監督和檢查: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應對就業見習工作進行指導和檢查,并做好記錄。要防止就業見習流于形式,杜絕虛假見習行為發生。
監督檢查主要內容包括:見習活動開展情況、見習人員在崗情況、指導教師配備情況等。
辦理機構:綿陽高新區人力資源開發中心
聯系電話:0816—2541897
更多信息詳見文件:綿人社發【2019】5號-關于印發《綿陽市就業見習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